所谓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七月中旬,荣宝斋第四、五届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级研修班一路南下,以上海为起点,并赴绍兴、杭州,先后前往上海博物馆、绍兴徐渭艺术馆、浙江省博物馆参观书画艺术展览,探寻浙沪千余年文人画脉。
本次课程,我们的主题是“探千年文人画史之幽深——上博求学,钱塘问道、绍兴品青藤”。7月20日-22日,我们先后邀请到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凌利中老师为学员讲述“海上千年书画与文人画史——兼析书画鉴定与美术史研究的关系”,并“观摩上海历代书画特展”;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鲁力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中国花鸟技法的演变”,并“观摩畸人青藤展览”;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主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院特聘教授叶子老师为学员讲授“黄宾虹书画的艺术价值及其鉴定”;浙江省博物馆馆员刘丛博士带领学员“观摩浙江省博物馆黄宾虹展览”。
7月20日
时间:9:00-12:00
地点:上海
主题:海上千年书画与文人画史——兼析书画鉴定与美术史研究的关系主讲人:凌利中 (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凌利中老师现场授课
课堂现场
此次浙沪游学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海上画派的起源地——上海。并特别邀请到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凌利中老师为学员讲述中国古代书画发展脉络。
首先,凌利中老师结合他在上海博物馆多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了他对此次上海历代书画特展特色的认识以及观展感受。他谈到,学员要充分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认真学习,结合上课讲到的鉴定理论知识,在博物馆现场感受真迹的魅力,多思考真迹和伪作的区别在哪些地方,做到学以致用。
之后,凌老师系统地向学员们介绍了上海不同时期书画艺术的特色、代表画家的生平、作品以及鉴定方法。此外,他还重点谈到了上海城市精神脉络和传统人文底色,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一个地方的人文发展脉络史是息息相关的,学员要想认真学好书画鉴定,也需要对作家、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的学习了解。
时间:14:00 - 17:00
地点:上海博物馆
主题: 观摩上海历代书画特展
主讲人:凌利中 (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凌利中老师导览讲解
现场图
下午,在凌利中老师的带领下,荣宝斋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研班一行学员来到了上海博物馆。凌老师现场为学员导览“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特展”,并依托正在展出的上博馆藏上海历代书画精品,为大家讲述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
此次“万年长春”特展对元末至民初近七百年间的上海书画鉴藏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呈现,囊括了从三国起至现当代逾千余年的146件书画,全面系统地纵向回顾与总结上海历代书画成就,非常值得一看。
师生合影留念
7月21日
时间:9:00 - 12:00
地点:绍兴
主题:中国花鸟技法的演变
主讲人:鲁力(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
鲁力老师现场授课
现场图
浙沪游学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徐渭的故乡——绍兴,并邀请到了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鲁力老师为大家讲解中国花鸟技法的演变。
鲁力老师作为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深耕书画鉴定领域数十载。在此次课程中,他结合自身近40年的书画鉴定工作经验,向同学们讲述了中国不同时代花鸟画在鉴定当中的风格判断、鉴定依据、作伪手段等问题。
徐渭作为明代著名书画家,“明清大写意花鸟画鼻祖”,也是此次绍兴游学之行学习的主角。鲁力老师从绍兴博物馆主办的“畸人青藤——徐渭书画作品展”出发,向各位学员重点讲述了徐渭书画的艺术内涵,以及如何在一众作品中鉴别出徐渭的书画真迹。
时间:9:00 - 12:00
地点:绍兴·徐渭艺术馆
主题:观摩畸人青藤展览
主讲人:鲁力(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研究员)
鲁力老师导览图
现场图
下午,我们来到了绍兴市文化新地标——徐渭艺术馆,徜徉于徐渭先生的书画之间,感受他的创作魅力。此次徐渭书画展恰逢徐渭诞辰500周年纪念,徐渭艺术馆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徐渭书画作品展,展示了这位天才画家跌宕起伏的一生。
通过半天的游学,学员们在鲁力老师对徐渭生平和传世名作等的专业讲解之下,缅怀“畸人”徐渭的传奇一生,让各位学员以游学的方式学习徐渭的书画特点以及孕育他成长的绍兴文化。
2021
07·21
展厅现场
在游学中,能有幸领略到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馆藏的徐渭真迹,学员们纷纷表示,感到无比的幸运,不虚此行。
师生合影留念
7月22日
时间:9:00 - 12:00
地点:杭州
主题:黄宾虹书画的艺术价值及其鉴定
主讲人:叶子(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主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院特聘教授)
叶子老师现场授课
现场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七月浙沪游学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人杰地灵的杭州。特邀请到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主任、浙江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院特聘教授叶子老师为学员们讲解黄宾虹书画的艺术价值及其鉴定。首先,他介绍了黄宾虹在不同时期的书画特点,并重点谈到了其晚年时期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采用了“兼皴带染法”。这种“兼皴带染法”是黄宾虹于1933年,70岁入蜀后,在写巴山蜀水胜景后悟得的全新技法。他这次四川之行作画甚多,并真正领悟到了作夜色画,画月色与画雨景的技法——“兼皴带染法”。
并重点从以下三个层面鉴定黄宾虹书画:
一、绘画风格上,须注意一个“拙”字;
二、用笔用墨上,需掌握一个“纯”字;
三、构图章法上,抓住一个“简”字;
他谈到,大家在鉴赏黄宾虹的书画时,要注意用笔的自然特性,抓住结体的自然结构,掌握不同时期款识及用印的不同特点。黄宾虹的题跋及款识,一般均用行书写成,不管是早年或是中年,抑或是晚年。他的题跋,看似漫不经心,然笔笔见笔,笔笔见力,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黄口汤山》
黄宾虹晚年用渴筆、积墨法绘成的作品,系其“五筆法”、“七墨法”并用的成熟期的代表作。作品呈浑然天成、纯为化机的境界。
叶子老师向学员展示黄宾虹私藏
师生合影留念
时间:14:00 - 17:00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
主题:观摩浙江省博物馆黄宾虹展览
主讲人:刘丛(浙江省博物馆馆员)
刘丛博士现场授课
西子湖畔,栖霞岭旁,坐落着杭州的地标性景点——黄宾虹艺术馆。22日下午,在浙江省博物馆馆员刘丛博士的带领下,学员们一起观摩了浙江省博物馆黄宾虹展览。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收藏了黄宾虹本人近5000多件藏品,让学员们可以充分的学习黄宾虹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对黄宾虹的书画艺术和鉴定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现场图
学员们感叹道,在一幅幅气度雄宏的墨书前,驻足静静观研,可惜没有拿上一把放大镜,不能更清晰的感受到书画间留下来的味道。
师生合影留念